.

隆德产业转型升级拓宽致富路

本文转自:宁夏日报冷凉蔬菜走俏南方市场6月5日,隆德县沙塘镇和平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头茬小番茄成熟上市。大棚里工人三五成群,采摘、装筐、精拣、预冷、装箱、运输,大家相互配合,一天内完成采运任务。“从枝头到舌尖,只为给上海、武汉、四川等地消费者送去最新鲜的果子。”合作社负责人王玉安介绍,本月底进入盛果期,每天采摘过万斤,品相好的果子直接外销,其余果子送往果酱加工企业做番茄酱。“按照每植株结果10斤计算,种植70棚小番茄,年产值万元以上。”王玉安说,小番茄从6月初上市,采摘期一直持续到9月底,可带动周边村民多人务工。沙塘镇位于渝河流域川道区,昼夜温差大、无霜期短,果蔬干物质积累多,品质优良。尤其小番茄的含糖量高、口感好,还未成熟上市就被外地客商预订。在种植小番茄、菜心等果蔬之前,王玉安一直从事马铃薯繁育生产,建成亩马铃薯原原种繁育基地、亩原种种植基地。“耕种农作物需要不断倒茬,才能保持土壤肥力。”在种植过程中,为了让土地发挥更大优势,王玉安不断探索改良种植技术和方法,先后到西安、上海、武汉等地了解果蔬市场行情。“消费市场上,高档优质小番茄十分抢手,尤其每年夏季,在南方果蔬生产能力下降的时候,小番茄供不应求。”王玉安考察一圈回来后,决定调整种植方向,改种小番茄。年,王玉安试种5棚小番茄,纯收入5万元,每栋棚纯收入1万元。尝到产业转型升级的甜头后,王玉安与外地客商签订订单,连年扩大小番茄种植规模。隆德县依托渝河、甘渭河高效节水灌溉工程,打造两河流域冷凉蔬菜产业带,全县冷凉蔬菜种植面积5.5万亩,年预计总产值近5亿元,提供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0元以上,种植核心区提供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以上。“打造沙塘镇、神林乡、联财镇、温堡乡4个冷凉蔬菜种植示范乡镇,乡均种植蔬菜1万亩以上,户均种植蔬菜5亩以上。”隆德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陈志盛介绍。肉牛产业开启增收新篇“有些村民没有经验,他们贷款发展产业,咱得盯着。”杨河乡串河村党支部书记摆世军帮村民马小龙贷款5万元,指导修建牛棚、购买饲料,又带着马小龙到活畜交易市场选购母牛。一年后,马小龙家的两头母牛产了两头牛犊,经过育肥卖了1万多元。昔日无收入来源的马小龙养牛赚了钱,成为村里的大新闻。“我们也要养牛。”年年底,村里外出务工的人回乡过年时,聚在村部商议养牛。家住村部对面的关月荣闻讯赶来,听着大家议论,暗自琢磨起来。“年龄大了,长期在外打工不是个事。”40岁的关月荣在外打工,收入仅够维持家人生计,日子过得紧巴巴的。“一年养10多头牛,收入六七万元,比打工强不说,还能照顾到家人。”年年初,关月荣决定养牛。初入养牛行业,缺技术、缺资金,怎么办?关月荣找到摆世军,希望能得到帮助。摆世军了解到关月荣的实际困难,找银行协商贷款,手把手教关月荣养殖技术、疾病预防知识。关月荣自己用心钻研牛市行情,参加肉牛养殖技术培训。在金融贷款政策帮扶下,他凭借一股拼劲,牛养得越来越好,又购买货车,到周边乡镇贩牛。养殖加贩卖,关月荣年饲养肉牛60多头。一个决定改变人生。养牛让关月荣过上梦想的生活,收入从两年前的四五万元,增加到现在的十五六万元。“正在筹建肉牛养殖联合体,全乡一个养牛标准,给牛配备电子耳标,建立追溯体系。”杨河乡乡长杨建军介绍,网络信息化平台建成后,以杨河乡为中心,辐射采集全县肉牛信息,通过与各市场联网,实现网上交易。如今,隆德县肉牛饲养量达到11万头,年出栏4.5万头,实现肉牛产业总产值11.7亿元。隆德县以龙头企业为主体,组建肉牛产业联合体,完善饲草种植、养殖管理、精深加工、产品销售全产业链,采取“龙头企业+合作社+农户”的发展模式,把更多农户吸附在产业链上。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bachildren.com/jbzs/6695.html